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举行“96111”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首批抗疫志愿者欢送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做好大众心理危机干预,减缓和防控疫情引发的心理社会影响,2月6日,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紧急开通“96111”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提供电话咨询与网络咨询服务,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指派省精神文明办、教育厅、民政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七部门选派16名专业人员,自2月17日开始支援热线值守,经过53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战“疫”,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们共计提供11975 人次线上线下服务。目前,四川省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经报请省卫健委研究同意,省政府七部门首批16名志愿者将于4月13日完成使命后撤离。
为感谢省政府七部门和志愿者们的大力支持,4月9日下午,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举行“96111”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首批抗疫志愿者欢送会,省卫健委来建副主任、省卫建委疾控处熊新文副处长,省人民医院邓绍平院长、曾俊副院长、宣传部杨莉梅部长,省精神医学中心周波副主任、党总支胡敏副书记,省委宣传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处四级调研员郭建华、省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四级调研员王艳丽、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处处长吴洲春、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徐真彦、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李瑛、团省委副书记唐经天、团省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杨逸、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敏、省残联康复处四级调研员曹峰,省政府七部门选派志愿者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省精医中心党总支副书记胡敏主持。
会上,省精神医学中心周波副主任就疫情期间“96111”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并对省政府七部门及省卫健委、省人民医院、各社会单位及各界志愿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志愿者代表罗琳发言,生动的讲述了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尽职履责,坚守岗位竭力为大众提供高质量心理援助服务的感受与收获,并对省人民医院、省精神医学中心提供的暖心关怀表示衷心感谢。此外,通过参加志愿者督导培训,更是提高了志愿者们心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今后将继续参与心理服务工作,用自身专业向公众提供规范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
省政府七部门领导分别交流发言,肯定了“96111”心理援助热线在本次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就多部门联动加强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进行热烈探讨交流,并表示各部门将加强政策互通,力促心理服务机制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医院邓绍平院长对省政府七部门和志愿者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充分肯定了“96111”热线在疫情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高效组织、快速运转、充分合作多部门联动,构建了心理援助整合服务平台,充分体现了四川人民凝心聚力,共抗疫情的责任和担当。自省精神医学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及省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促进大众树立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作为省精神医学中心做好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疫情后“96111” 仍将继续发挥心理服务作用,为大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心理援助服务。
省卫健委来建副主任作总结讲话,心理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96111”心理援助热线工作在省政府七部门共同努力下,在引导全省公众科学认知、理性对待疫情,创造全省良好社会心理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走在全国前列。志愿者欢送会代表的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面临境外输入及恢复社会生产后聚集性传播两大风险,各部门应继续加强沟通协作,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建设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共驻共建心理健康四川。
会后,省卫健委为志愿者们送上感谢信,省精神医学中心为志愿者们送上志愿者服务证书,向省政府七部门赠送锦旗表达感谢并合影留念。至此,“96111”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今后,省精神医学中心将继续做好热线服务工作,在前期热线平台运行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探索社会心理援助模式,促进我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省政府七部门志愿者名单
吴 涛 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蒙 茜 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罗 琳 省教育厅
李华彪 省教育厅
方泽轶 省民政厅
屠春芳 省民政厅(轮值替换)
康映雪 省民政厅
刘书君 省总工会
陈 鸥 省总工会
杨 逸 共青团省委
施文兰 共青团省委(轮值替换)
代应才 共青团省委
张 凤 省妇联
陈燕舞 省妇联
李晓雯 省残联
彭智雄 省残联